我大概算是第一批去打( dǎ)卡这部电影的了。说说感( gǎn)受吧。这个电影整体氛围( wéi)比较压抑,叙事上细节不( bù)够,所以整体感觉不够宏( hóng)大,就是没有那种几十年( nián)风云变迁浓缩在一个半( bàn)小时之内的感觉。
明星轮( lún)番出来打卡是挺热闹,但( dàn)是有些角色根本没必要( yào),我觉得直接砍掉都无所( suǒ)谓。就比如王祖蓝这个角( jiǎo)色,真不知道想表达啥,还( hái)有薛凯琪这个角色,后面( miàn)莫名其妙的就没了,连个( gè)交代都没有。感觉也是可( kě)有可无吧。就是来凑个热( rè)闹刷个脸。
从剧情片的角( jiǎo)度看,这个电影它结构不( bù)扎实。比起一个我觉得远( yuǎn)远被低估的电影,就是《第( dì)二十条》来说,《第二十条》的( de)结构设计要精密的多。张( zhāng)艺谋还是张艺谋,基本功( gōng)在那里,电影节奏紧凑,想( xiǎng)表达的东西都很明确的( de)被表达了,而且每个配角( jiǎo)都比较出彩的,水饺皇后( hòu)里面,我就没看见导演应( yīng)该展现的这种基本功。
另( lìng)外一个我不太喜欢的地( dì)方就是电影表达的过于( yú)苦情,这个真的很讨厌。因( yīn)为创业者她本身一定是( shì)非常坚韧,非常果敢的。这( zhè)个坚韧,不是说她没有负( fù)面情绪不会脆弱和软弱( ruò),而是说,她肯定集合了冷( lěng)静,豁达,机敏,大气,杀伐果( guǒ)断,等等的人格魅力她才( cái)能成功。但是这个电影过( guò)多的在表示她一个女人( rén)孤儿寡母的多不容易。
一( yī)个女儿孤儿寡母确实不( bù)容易,但是这种视角还是( shì)太客体化了。角色这么塑( sù)造不好的地方就是,它比( bǐ)较刻板,不立体。就感觉她( tā)一个女人没男人依靠去( qù)奋斗就特别凄惨。前面大( dà)部分的镜头无时无刻不( bù)在传达这种氛围。把她的( de)个人理想和主体性大大( dà)弱化了。 你看张岚,董明珠( zhū)吧,她们不会因为觉得自( zì)己没有老公就很可怜,如( rú)果你真的抱着这种心态( tài)是不可能成功的。她们本( běn)身就是战士,就是独当一( yī)面的。在精神上是非常伟( wěi)岸的。精神上依赖性特别( bié)强的人很难达到这种成( chéng)就。
我给大家举个例子,比( bǐ)如这个海清演的《我本是( shì)高山》的张桂梅就很差。因( yīn)为她塑造的那个人全是( shì)情绪,大部分的剧情就是( shì)像活不起了一样,一会不( bù)想下死去的老公,连床都( dōu)起不来。不是在歇斯底里( lǐ)就是在要死要活的,要么( me)就是在悲伤春秋,她能成( chéng)事,都是逻辑硬伤。而且你( nǐ)感觉她整个人底色非常( cháng)悲凉和颓败的。
但是恕我( wǒ)直言,这种创业能成功的( de)人她底色一定是乐观的( de),有更多层次的。为什么宋( sòng)佳演绎的《开在山花浪漫( màn)时》的张桂梅老师就很立( lì)体,因为电视剧版的张桂( guì)梅有一种游刃有余的智( zhì)慧,并且乐观而幽默。这种( zhǒng)人才能成事儿啊!即使在( zài)面对困境和绝境的时候( hòu),她这种性格仍然展现的( de)淋漓尽致,所以你更多感( gǎn)受到的是力量,而不是悲( bēi)伤。
这个电影就是这个煽( shān)情的成分加多了,你会更( gèng)多的感受到更多的凄凉( liáng)而不是力量。这个角色的( de)力量应该来自内心的,而( ér)不是表面那种强势。这个( gè)角色她打造的不够复杂( zá),她能够经营这样的企业( yè),她是有手腕的,有才干的( de),电影描写好像创业版灰( huī)姑娘一样,她的成功来自( zì)于她的善良和勤劳。这种( zhǒng)观点是很无趣的。
然后整( zhěng)个电影很像那种舞台剧( jù)的表现手法。连转场和时( shí)代变迁的切换十分话剧( jù)式,玛丽的表演也带着一( yī)种话剧感,就是表演感。当( dāng)然薛凯琪,王祖蓝之流,几( jǐ)乎没啥演技,真正有演技( jì)的就是惠英红,那小嘴一( yī)张,你就觉得她说的那事( shì)就发生在她身上,跟她就( jiù)是一个人,她和角色就是( shì)一体了,太好了。浑然天成( chéng)。
其他人还是很难摆脱,那( nà)种演的感觉。朱亚文作为( wèi)中老年妇女的小鲜肉,出( chū)场也是比较帅呆了,就是( shì)感觉跟周围环境格格不( bù)入,而且跟玛丽缺少cp感,显( xiǎn)的有点莫名其妙。电影里( lǐ)的人物更是动不动就哭( kū),每隔五分钟一小哭,十分( fēn)钟一大哭。看着我也跟着( zhe)哭,就是特别惨吧。其实我( wǒ)更多期待看到的是力量( liàng)感。
大概因为我个人也不( bù)是很喜欢这种卖惨的电( diàn)影。一个人能达到如此成( chéng)就,不管她是男是女,我觉( jué)得她都不可能太惨。她一( yī)定是强者心态。就像查理( lǐ)芒格说的,我不是受害者( zhě),我是幸存者。能成功的人( rén),要么她是有过人之处,要( yào)么她是如有神助对吗,有( yǒu)一种带系统出生的感觉( jué)。所以我觉得这种传奇色( sè)彩的东西给的不够多,那( nà)种震撼的东西也缺失。
我( wǒ)看这个电影之前,我知道( dào)她肯定会成功,因为我知( zhī)道臧健和的故事。但是这( zhè)不是一个借口,好的电影( yǐng)就是让你哪怕已经看过( guò)10遍了,到了那个剧情的高( gāo)潮或者是转折点,你还是( shì)会跟着揪起小心脏。但是( shì)我说实话,这个电影就没( méi)有这种感觉。她这么幸运( yùn),可以从一个一穷二白的( de)状态成为商业大佬就这( zhè)个过程,照理来说应该非( fēi)常引人入胜,但是呈现的( de)时候完全是一种流水账( zhàng)。
电影的高潮全都是情绪( xù),而不是因为故事主线去( qù)转折的。这个电影是个人( rén)传记或者说是创业的故( gù)事,湾仔码头这个品牌的( de)成功历史肯定是主要脉( mài)络,但是似乎导演更多的( de)是聚焦在她的私事上,比( bǐ)如说第一波高潮是被老( lǎo)公抛弃了。第二波高潮是( shì)她捍卫自己的女儿,第三( sān)波高潮就是她妈妈死了( le)。
倒不是说这种女性之间( jiān)的代际传承不好。只是没( méi)有表现的很好。这条线情( qíng)感和事业线,两条线交织( zhī)在一起。因为主次不分,所( suǒ)以没有互相助益的作用( yòng),只是为了交代剧情。从而( ér)出现了一种散乱的感觉( jué)。
总之,导演可能就觉得这( zhè)故事大家都知道了,反正( zhèng)就那么回事。没有把重点( diǎn)放在湾仔码头从一个私( sī)人小作坊发展成一个品( pǐn)牌的那个重要节点上,那( nà)才是真正的高潮,因为它( tā)改变了一切。电影没有大( dà)肆渲染,而是一笔带过,好( hǎo)像放个哑炮。
母亲的去世( shì),玛丽的哭戏成了全片的( de)高潮。主打一个功力不够( gòu)煽情凑。打亲妈这张牌,就( jiù)是为了投机取巧,拿这个( gè)点生理刺激观众,让你感( gǎn)动。其实感情戏应该压一( yī)压,就是把它处理的内敛( liǎn)一点,显得更深沉,而电影( yǐng)应该聚焦在她的成功上( shàng)。
真正那个改变她命运的( de)点没有被引爆,所以观众( zhòng)并没有开始看着揪心,跟( gēn)随她成功,一起如释重负( fù),长出一口气的感觉。反而( ér)是觉得,不知道怎么稀里( lǐ)糊涂就成功了。我觉得导( dǎo)演可能对创业戏处理的( de)不好,所以想放大自己的( de)特长,就是处理人物情感( gǎn)这一块。从而把真正的主( zhǔ)线削弱了。导致电影的力( lì)量感不够,出不来,没有点( diǎn)睛之笔。
而且就连这个饺( jiǎo)子最后怎么几经周折改( gǎi)成湾仔码头也没说清楚( chǔ),含糊的就带过去了。最后( hòu)就是仍然给3星是因为,希( xī)望市场上多一些这种女( nǚ)本位题材的电影,但是真( zhēn)心希望处理手法能内敛( liǎn)点,可不可以沉静但是有( yǒu)力量,而不是避重就轻投( tóu)机取巧的去煽情。
臧健和( hé)作为一个因为生不出儿( ér)子被男性体系无情抛弃( qì)的人,能这么勇猛的开拓( tuò)出一片商业帝国的能人( rén),导演是怎么去诠释的?不( bù)会以为谁摆个饺子摊都( dōu)能发展成这个规模吧?这( zhè)种成就简直是奇迹水准( zhǔn),创业成功的细节给的不( bù)够,观众跟着哭完只剩下( xià)一头雾水。 作品通过丈夫( fū),子女去反衬她作为女性( xìng)的“美好品质”,大肆渲染她( tā)的母性光辉。而缩小了她( tā)本人具备性格特征,和一( yī)个成功者该有的人格魅( mèi)力和雷霆手腕。通过电影( yǐng)我知道她干了什么事,获( huò)得了成就。但是我还是不( bù)够了解她是个什么样的( de)人。以及湾仔码头能成功( gōng)的商业核心是什么。 举例( lì)子,麦当劳的传记电影,首( shǒu)先这个主人公一直野心( xīn)勃勃到处寻找机会,商业( yè)嗅觉及其敏锐。二就是麦( mài)当劳能成功的核心就是( shì),有一个人给他出主意把( bǎ)麦当劳做成房地产。他自( zì)己胆子也大,马上去做了( le)。这是麦当劳成为商业帝( dì)国的开创性商业模式,它( tā)成功不是因为汉堡有人( rén)情味。
我是奔着这个题材( cái)去的,这个题材值3分,但是( shì)感觉导演不够用心,顶多( duō)发了3分力,连起码的调研( yán)都没做好,怕是刘伟强玛( mǎ)丽本人拍完都搞不清臧( zāng)健和具体是咋成功的吧( ba)?光顾着自我感动了。刘伟( wěi)强就想着怎么投机取巧( qiǎo),玛丽光琢磨自己怎么哭( kū)出一个新高度了。 期待看( kàn)到形象更立体的以女性( xìng)为主导的,宏大叙事下,关( guān)于优秀的商业奇才的故( gù)事。是关于人的故事,而不( bù)是关于“女人”的故事。在常( cháng)态下男性叙事都是默认( rèn)为人类叙事,女性的故事( shì),就显得刻板又单薄。这也( yě)成为了这部电影最大的( de)诟病。